中共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委员会文件
|
鲁商务党〔2021〕30号
|
关于印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处置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各单位:
为加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现印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处置工作应急预案》,请遵照执行。
中共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委员会
2021年5月7日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处置工作
应急预案
为加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有序化解舆论危机,最大限度地预防、缩小和消除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舆情,是指因在校师生言行、校园内发生的各类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关注或媒体炒作等可能对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蛊惑、迷信、暴力等宣传活动。
二、工作原则
(一)维护稳定,服从大局。以对教育事业、对学校和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自觉维护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二)争取时效,快速反馈。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要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三)提高效率,正确引导。要坚持“双处置”原则,即线上线下同步处置,线下治本、线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及时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
(四)坚决打击,消除谣言。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各单位要做到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采取有效手段,打击不实言论和谣言,与舆情处置工作同步进行,清除不实言论和谣言造成的影响,减少及消除负面效应。
二、分级分类
根据国家相关机构管理规定及舆情发展趋势,对照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突发事件的级别,舆情管理类突发事件划分为四级:特别重大舆情(I 级)、重大舆情(Ⅱ级)、较大舆情(Ⅲ级)、一般舆情(Ⅳ级)。
特别重大舆情(Ⅰ级):境内外公众和媒体强烈关注,舆情已经或即将转化为行为舆论,对学校社会声誉和教学、科研、管理等秩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重大舆情(Ⅱ级):境内外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舆情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对学校社会声誉和教学、科研、管理等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较大舆情(Ⅲ级):境内公众和媒体较为关注,舆情影响扩散至校外但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对学校社会声誉和教学、科研、管理等秩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
一般舆情(Ⅳ级):境内公众和媒体关注度低,舆情影响局限在校内或较小范围内,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
四、组织保障
(一)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成立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对事关学校的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决策作用。
组 长:耿建敏
副组长:刘艳蔚
成 员:陶传蔚 王伟存 张云生 张越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宣传统战部。办公室主任由孙芹宝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各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
(二)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须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和实际情况,制定舆情管理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对处置长效机制。在遇舆情管理类突发事件时,在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指挥突发舆情的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其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舆情涉及单位职责如下:
1.舆情涉及单位主要职责
(1)调查舆情事件真实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舆情事件具体情况;
(2)根据舆情发展及社会关注点,对事件发展趋势做出初步估计和分析;
(3)根据需要提供新闻通稿所需素材,会同宣传统战部初步形成对外公布有关信息的口径,报领导小组审议;
(4)根据需要出席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发布情况或接受媒体采访;
(5)处置结束后,形成舆情处置情况报告,反馈至领导小组办公室。
2.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1)安排专人搜集和分析舆情发展趋势,必要时编写舆情专报,报送学校党委分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舆情涉及单位的分管或联系校领导;
(2)做好与上级主管单位、各级新闻宣传部门的沟通工作以及媒体的协调工作;
(3)会同舆情涉及单位初步形成对外公布有关信息的口径,经领导小组讨论报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审定;
(4)根据需要制定对外公布、公开有关信息的方式、时间、范围等,如有需要组织新闻发布活动;
(5)做好后续舆情研判及总结评估工作,并报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
五、监督管理
全校实行舆情处理责任追究制,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发布不当言论等处置不力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触犯法律的送交当地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六、处置程序
如有舆情事件发生,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统一报道口径,掌握舆论主动权。具体程序如下:
(一)舆情监测
宣传统战部是学校舆情监测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涉及学校的各类舆情进行全面监测。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制定监测值班制度,责任到人,对舆情信息实施24小时监测;各单位具体负责师生群体舆情监控和疏导工作,要安排人员关注日常舆情,重点对微博、贴吧、知乎、微信公众号、即时通讯群等涉及本单位的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
(二)舆情报告
1.宣传统战部在监测或收到涉及学校的舆情后,进行分析研判,初步确定舆情等级。舆情应对过程中,如舆情发生升级,则根据发展趋势重新确定舆情级别。初步定为一般舆情(Ⅳ级)的,宣传统战部视具体情况形成舆情专报或以其他形式分发至舆情事件涉及单位;
初步定为一般舆情(Ⅳ级)以上的,宣传统战部负责以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至领导小组。其中较大舆情(Ⅲ级)由领导小组确定,以舆情专报形式报送舆情事件涉及单位、分管或联系校领导;重大舆情(Ⅱ级)、特别重大舆情(Ⅰ级)由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确定,以舆情专报形式报送舆情事件涉及单位、分管与联系校领导,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如需要,按照各上级部门信息报送要求和程序,视具体情况报送至网信办和省相关部门。
2.各单位发现舆情后,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宣传统战部对舆情初步确认后,报分管校领导,工作组在分管校领导的指导下,经过分析研判决定是否报告学校主要领导。舆情特别紧急时,各单位可直接上报领导小组组长,要做到20分钟内口头汇报,40 分钟内书面汇报(见附件: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信息报送表)。
(三)舆情研判
领导小组对舆情的真伪、强度、范围和影响进行分析,对舆情的发展态势做出基本判断,及时召开舆情应对会议,根据舆情定性舆情级别,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一般舆情(Ⅳ级)以上的,要及时上报学校党委及上级主管部门,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听取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处理意见,落实最终处理措施。
(四)分类处置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舆情事件涉及单位要积极应对舆情,坚决杜绝消极应对或不作为的情况发生。
1.一般舆情(Ⅳ级)的处置
一般舆情的处置工作由舆情涉及单位负责,同时报宣传统战部,汇报进展情况。
在接宣传统战部舆情通报或本单位监测到舆情后,涉事单位要第一时间调查事件真相,以务实、诚恳的态度,快报事实、慢报原因的原则,主动回应关切,积极妥善处置,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舆情发展,酌情进行公开回应,可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出回应。对于舆情涉及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应立即解决;对于存在客观困难无法解决的,应上报分管或联系校领导,形成问题解决方案,说明后续拟采取的措施。在处置过程中,宣传统战部持续关注舆情发展。
2.较大舆情(Ⅲ级)的处置
较大舆情的处置工作由领导小组牵头,宣传统战部统筹协调,舆情涉及单位主要负责,其他单位协同负责进行处置。
(1)在接舆情通报或本单位监测到舆情后,涉事单位要第一时间调查事件真相并向领导小组及分管或联系校领导汇报,做到 20 分钟内口头汇报,40 分钟内书面汇报;
(2)宣传统战部负责提出舆情处置方案,涉事单位安排熟悉情况人员与宣传统战部共同做好发布口径的拟定工作;
(3)领导小组了解情况,分析研判,审定处置方案和发布口径,布置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并报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备案;
(4)领导小组按照工作方案指挥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涉事单位和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力争尽快妥善处置完成,将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处置过程中,宣传统战部持续关注舆情发展。
3.重大舆情(Ⅱ级)、特别重大舆情(Ⅰ级)的处置
重大舆情、特别重大舆情的处置工作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小组在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相关职责开展处置工作。
(1)在重大舆情、特别重大舆情发生后,舆情涉及单位要会同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调查事件真相并向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汇报,做到 20 分钟内口头汇报,40 分钟内书面汇报,且以报告事件发生为目的,报告内容应包括舆情主要内容概括、发生网址和规模、涉及人员、舆情类别、起因分析、校内外公众及媒体反应、应对措施等;
(2)宣传统战部负责提出舆情处置方案,涉事单位安排熟悉情况人员与宣传统战部共同拟定发布口径,领导小组审定处置方案及拟定发布口径后报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讨论;
(3)领导小组按照工作方案统筹安排舆情涉及单位和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及时应对,妥善处置,控制影响;根据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需要,宣传统战部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学校新闻发言人及舆情涉及单位负责人依据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确定的对外宣传口径,快速、准确、权威对外发布信息,同时利用学校官方媒体平台同步发布相关内容;
(4)宣传统战部充分利用舆情工作队伍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传递学校权威信息,消除负面影响,并持续监测舆情发展,分析研判,适时调整确定引导应对措施,回应外界关切;
(5)领导小组根据需要,视具体情况报送至网信办和省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寻求指导和帮助;
(6)学校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按照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及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范,根据主要职责,做好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
(7)在处置过程中,宣传统战部持续关注舆情发展。严防舆情二次发酵和次生事件发生。
(五)正面回复
领导小组应根据具体实际,及时形成通稿,报学校党委审议同意,在舆情发生后12小时内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六)跟踪引导
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 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和网信办反馈。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网评员正确引导舆情后续发展,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七)总结评估
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舆情涉及单位要将舆情事件及舆情处置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反思,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评估应对情况,查找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舆情事件处置案例库和口径库,健全工作机制,提高舆情应对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八)形象修复
舆情趋于平稳后,要组织专家对负面舆情的影响进行评估,按照以人为本和学校利益优先原则,制定实施有利于修复形象的举措。
七、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机制。舆情应对领导小组要全面动员,高度重视,建立工作机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引导,注意在适当时间节点发声,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稳定民心。
(二)加强沟通联系。各单位按照及时、精准、规范的要求,第一时间向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报送有关情况,以便舆情工作小组准确掌握舆情动态,作出科学应对处置。
(三)遵守处置程序。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有序地进行信息发布;各单位要严格遵守舆情处置程序,不得隐瞒不报或擅自处理;所有人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关于舆情事件相关内容的采访,不得发表和散布不利于处置突发事件的看法、观点和言论。
(四)严肃宣传纪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学校对网络舆情事件相关新闻稿件的审核把关,落实审稿要求,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重要稿件按程序送审,坚决防止出现任何差错。
附件: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信息报送表
附件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舆情信息报送表
报送人
|
|
报送时间
|
|
舆情主要内容概括:
|
舆情发生网址和规模:
|
涉及人员:
|
舆情类别(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
|
起因分析:
|
校内外公众及媒体反应:
|
应对措施:
|
处置结果(如未结束,可暂不填写):
|
其他事项:
|
二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
报送单位:
注:1.视报送内容情况,可自行扩展表格。